5月10日下午,第四教学楼101报告厅内,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济济一堂聆听了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所作的《论人格研究的中国话》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心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卢家楣教授主持。
作为西南大学资深教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者、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教授,黄希庭教授的报告围绕“人格研究的中国化”这一核心问题,从“我的人格心理学的情结”、“当前人格心理学教材体系”、“当前人格心理学是否符合中国实际”、“怎样开展人格的中国化研究”等四个方面顺次展开。黄教授从1982年开始研究人格,他认为人格心理学是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人、整体的人、有特点的人,30年来他始终坚持人格心理学研究,源于三种情结:想当一名好教师,想成为幸福的进取者,想为国家社会发展出点力。接着,黄教授在剖析国外人格心理学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指出从教材就能看出人格心理学一直是西方人的人格心理学,并不适合中国。他对人格概念的中西方差异进行比较后,指出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人性假设和信念,其研究的样本是个人主义的族群,因此,西方的人格心理学不是人类人格行为的普世心理学。黄教授说,心理学研究一定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用良知去做研究,而不是跟在西方人的后面。具体到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现象,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文化和历史,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要自尊、自强、自立、自信。最后,黄教授深情地指出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终极目标,一是形成中国化的人格理论,以形成中国特色的人格心理学,二是为大众服务,使国民成为健全的人格者。
黄希庭教授的精彩报告是其半个世纪的研究经验之积淀,充满了对学术研究的批判性、独立性、创造性、开放性和爱国爱生之情,令人感动,给人启迪。(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