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系成功举办第二场博士后论坛暨硕博学术交流活动

发布者:杨赟发布时间:2018-11-29浏览次数:491



       2018年11月28日,教育学院心理系在四教A座204室举办第二场博士后论坛暨硕博学术交流活动。师资博士后丁雪辰老师、乌阿茹娜老师和赵欢欢老师等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精彩的报告。论坛由心理系蔡丹教授主持,心理系多位教师、研究生及来自其他学院的多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丁雪辰老师以《难过,害怕,还是被拒?——儿童社交回避的原因探讨》为主要内容,和大家探讨了儿童社交退缩的类型和社交回避的可能形成原因。丁博士个体的从社交趋近动机和社交回避动机两种动机的角度出发,向听众介绍了社交回避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表现,他的研究着眼于当前研究中对于社交回避特质成因的探讨,即三种理论假设:社交焦虑、同伴拒斥还是抑郁前兆。通过一年的追踪研究设计,采用交叉滞后的统计方法,研究证明了抑郁前兆理论假设的合理性,认为儿童社交回避的可能原因在于个体本身较高的抑郁水平。结合该研究设计,丁博士进一步介绍了交叉滞后研究设计的原理及优势,并与听众们一起探讨。


       第二场学术汇报由师资博士后乌阿茹娜老师带来,围绕着《是什么导致“好学生”发挥失常?——高学业成就学生的自我定位内涵分析》展开。高学业成就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霸”总是让我们常人可望而不可即,但学霸也有他们的烦恼。阿茹娜博士在儿童游戏的观察研究中发现,一部分“学霸”在面临陌生群体任务情景时会表现出行为抑制的现象,也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学霸的优势不仅不能发挥出来,甚至还会发挥失常或者表现更差。针对这一现象,阿茹娜博士展开了她的研究,通过抑制情境和安全情境的筛选,研究找到了这部分表现抑制的高学业成就学生,随后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和句子完成测验,帮助研究者从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和情境性的角度,发现了抑制性学生自我概念的动态调节过程,即学习成绩决定自我概念,争取好评的人际取向以及以他人成败来作为自己的能力证明等特点。阿茹娜博士的质性分析研究,为听众们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思路,在报告后引起了听众们的兴趣与讨论。


       随后,师资博士后赵欢欢老师从人格和社会认知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她关于《暗黑人格与腐败的关系研究》的相关内容。赵博士的报告从2017年全球腐败地图出发,形象生动的将腐败这一概念引入听众的视野中,基于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腐败这一问题,结合政治热点人物,赵博士引出了暗黑三人格的相关概念: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性。赵博士的研究致力于探索腐败与暗黑三人格之间的内部心理机制,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理性信念”可能作为两者间的作用机制而存在,并提出了侥幸信念的概念。随后,赵博士向听众们介绍了研究的具体过程,并在这一研究中创新性的提出了侥幸信念的方法,研究发现了侥幸信念在腐败和暗黑三人格间的中介作用,证明了最初的研究假设。在报告的最后,赵博士提示了这一研究的意义和未来更广阔的研究展望。

       最后,主持人蔡丹教授就整场报告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强调了在学术研究中理论背景的重要性,并鼓励在座心理系学生在科研之路上不断探索,踏实前行。整场学术交流论坛在轻松有序,活泼严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期待未来更多学术论坛活动的展开。


(教育学院心理系周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