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学系举办第一期世承学术沙龙活动

发布者:杨赟发布时间:2020-07-06浏览次数:571



202075日下午,教育学系在教苑楼A704会议室举办第一期“世承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活动由教育学系党支部书记刘次林教授主持,五位教师发表了学术演讲,并且与线上线下的教师开展了深度互动和交流。



夏正江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教育作为一项道德的事业——教师专业伦理意识杂谈》,从职业与目标伦理、课程伦理、过程与方法伦理、管理与评价伦理四个维度展开,每个维度之下列举了诸多值得深思却经常被忽视的伦理问题,引发了参会教师的热烈讨论。



陶阳老师演讲的题目是《自我的发现与建构:清季民初学生的现代性具身经验》,从遭遇疾病、洋布长衫、大雅土味等具身经验呈现清季民初学子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中重新建构现代性自我,研究跨越历史学、教育学和社会学三个领域,令人耳目一新。


王文智老师演讲的题目是《中国课改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他通过科学网(Web of Science)开展计量分析,虽有部分课改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较为可观,但引用动机多为背景引用而非理论引用,中国学者的工作总体上还处于研究“课程改革”的国际知识生产活动的边缘,学术成果尚未对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更新作出贡献。真正提升课程改革研究的国际性学术影响力,还需要基于中国经验在理论创制上寻求突破。



胡君进老师演讲的题目是《上帝为教育立法:重思卢梭儿童观的内容与特点》,他认为,一直以来人们对卢梭的“哥白尼式”地位存在误解,卢梭儿童观的真正秘密在于其成功地将上帝造人意志引入了对于儿童自身特性的理解,并将其聚焦到儿童身上的先验善意,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奥古斯丁时期基于原罪论的基督教儿童观。



刘莉老师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即回忆:重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她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讥讽”的误解入手,征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详细解读了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外部环节和内部特征,指出哲学探究与科学探究的差异,并更进一步阐释了“产婆术”的奥秘。



五位老师的学术分享既诚恳又有相当的学术深度,研讨氛围宽松活跃。著名学者王荣生教授赞赏青年学者回到原典的治学方式,寄语青年教师先“照着说”,再“接着说”,在治学道路上眼界放远,力争在学术上留下痕迹。教育学系主任陈建华教授不仅是本次沙龙活动的倡议者,过程中还对青年教师的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教育学院院长夏惠贤教授高度赞赏了这次沙龙的研究气氛,提出应将此种学术研讨沙龙常态化,为教师搭建长期的学术交流平台。(廖青供稿)